實驗萃取技術是不少食品、化工行業需要掌控的分離技術,是利用物理原理完成的提取過程。為了讓工藝過程簡潔化,不少研究者在實驗室內做了微型萃取裝置,平時可以進行小劑量的研究,在操作過程中還有人就小劑量的研究方式提出了不少改良版的公式,縮短了萃取設備提取的時間并提高了濃度。

微型萃取裝置和常規尺寸的差異在于量,工廠為了維持供應鏈,會選擇復合型的萃取設備讓其形成流水線,只要把原始材料放到機器里面,萃取機器會按照研發人員設置的程序開始對液體進行分離,并將液體按照類別放置在靜置槽中備用。但對于研究室來說,大型的設備保養、使用費用都較為昂貴,也不適合安置在實驗室內,對于小量的提取工作并不是很適合。為了滿足實驗需要,研究者選擇在實驗室內自行配置小型的設備方便使用。設備外部表現為分離箱形式,內部通過轉軸進行活動,讓分離液分布到不同的容器中,平時不用的時候可以移動到安全的位置,方便后續的實驗進行。微型設備的成本相對較低,使用人可以在空閑的時候不定期進行檢查工作,看看轉軸對接的嚴密性、試管有沒有清潔干凈、配件的老化情況,讓提取過程符合標準,便于后期收集數據。萃取箱內部的材料大多都屬于易碎物品,搬動時候的碰撞很容易讓設備出現裂縫,讓液體出現溢出的風險,除了事先的檢查外,提取人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在一旁看管,提高液體提取效率、縮短時間,如果液體滲漏時無人在旁邊關閉設備的話,液體的分離工作會變得復雜起來。
微型萃取裝置所提取液體量不大,大多數實驗者只是進行小型的檢測工作,但也存在需要某些需要反復、多次進行提取的情況,這種情況下設備的使用強度偏大,需要不時在休息時間進行檢查,使用人也需要具備對應的知識點,如果出現了突發情況也可以處理好。